四川省首批密码学科专业学生"开学第一课"
9月22日,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迎来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——四川省首批密码学科专业学生"开学第一课"活动隆重举行。这场由四川省密码管理局、教育厅指导,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主办的活动,不仅标志着四川省密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启新篇章,也为产教融合培养密码人才提供了示范样板。
活动阵容彰显了四川对密码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,省委副秘书长于彦彩出席并致辞,省直有关部门、两所高校负责人、国内密码专家、科研机构和产业界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密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大计。活动现场设立了四川省密码人才奖学金,举行了密码学科建设指导组和产业导师聘任仪式,国内顶尖密码专家受邀作专题报告,多所高校和企业代表开展圆桌对话,从产学研不同角度共商密码人才培养之道。
四川省首批密码学科专业正式开学,在活动现场的从业者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意义?“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。密码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。据统计,我国密码人才缺口每年都在扩大,特别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。四川省这一举措,从人才培养的源头着手,建立完整的本科、硕士培养体系,对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具有战略意义。”印信数安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目前密码人才短缺是行业痛点,需要企业、科研机构与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,通过共建实验室、联合课程开发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,共同构建"理论学习+实践训练+产业应用"三位一体的密码人才培育体系。
四川省首批密码学科专业的设立,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人才培养土壤和合作机遇。随着两所高校密码专业本科和硕士生的入学,企业正积极与高校对接,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:参与密码学科建设咨询,提供产业需求视角;共享密码实验平台资源,支持学生实践教学;设立密码专项奖学金,激励优秀学子;提供毕业设计选题指导,连接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,通过多种方式融入密码学科建设体系。
密码是网络空间的DNA,是数字经济的基石。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,密码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。四川省密码学科建设的启动,响应了国家加强密码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,契合了数字经济时代对密码人才的迫切需求。在川企业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,与高校协同创新密码人才培养模式,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密码人才生态体系,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这场"开学第一课"不仅是密码专业学生的起点,也是四川省密码人才培养的新起点。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的密码人才培养模式将为密码学科建设注入创新动能,共同谱写密码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。
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配资界
领航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